讀國際學校?為什么不去澳洲讀公立中學!
最近不少初三的學生媽媽來咨詢我:
“孩子的成績考不上重點高中,學區(qū)房嘛又太貴,現(xiàn)在很是火熱的國際學校值不值得一讀?”
家長選擇國際學校的原因多數(shù)是國際化教育水準,校園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設施完善先進。然而,我們要清楚國際學校也是有高端和普通之分的。例如:一線發(fā)達城市的高端國際學校,師資優(yōu)良,外籍學生占比大,學費高昂(高中階段 約24-26萬/年 ),甄選標準嚴苛;普通國際學校,學費相對低廉(高中階段 9-13萬/年 不等),師資和接駁的國際項目良莠不齊;學生普遍為華人,平日的語言環(huán)境仍以中文為主等等。
家長承擔著不輕的經(jīng)濟壓力,同時還擔憂著孩子受教育的質量優(yōu)劣和未來升學方向。在此,我不得不向廣大學生家長發(fā)出一個靈魂拷問:想要與國際接軌接受良好教育,為什么不直接去澳洲入讀公立中學?!
“什么?中學就出去,孩子能適應嗎?”
“國際學校都要十多萬一年,國外不得二三十萬了?”
“中學留學只能去些一般的學校吧?”
那今天,我們就來捋捋清楚,去澳洲讀公立中學的好處。
我們先來看看中國-澳洲關于中學階段的區(qū)別:
中學階段,中澳都是6年制,區(qū)別在于澳洲的初中是4個年級,高中是2個年級。值得注意的是:申請澳洲中學,允許倒讀最多一年,不允許跳級。
接下來,我們來從四大方面來看看澳洲中學的優(yōu)勝之處:
一、 課程設置:
我國的中學課程設置基本為語數(shù)英+理科(物理/化學/生物)+文科(歷史/地理/政治)+素質教育(音樂/美術/體育),然而素質教育的占比非常低,體育、音樂課還常常因為老師“被生病”而改為主課。課后學生仍需花大量的時間補習,長久以往的死記硬背和題海戰(zhàn)術,讓中國學生在國外深造時顯得格格不入。
而澳洲中學提供給學生豐富多樣的課程選擇,和我國應試教育不一樣,澳洲的中學更重視學生自主思維和創(chuàng)造力的開發(fā),鼓勵學生創(chuàng)新。例如普通高中至少開設30多門課,規(guī)模較大的高中可開設60多種課程。除了英語為必修課外,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特長或未來大學深造方向選擇合適的課程。澳洲高中不但提供各州自成體系的高中課程,順利銜接澳洲的大學,部分學校也有開國際高中文憑課程-IB,便于學生考取歐美國家的大學 。
二、高考制度
澳大利亞是聯(lián)邦制國家,各州都有自己的高考系統(tǒng),通常自行命題甚至分別取名。
比如,在新南威爾士州,高考叫HSC(Higher School Certificate); 在維多利亞州,高考叫VCE(Victorian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)。
不過各州的高考分數(shù) 最終會換算成全國統(tǒng)一的錄取標準:ATAR分數(shù) (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),方便學生跨州報考大學。 然后,澳洲的“高考”并非“一考定終身”。學生最終成績由平時成績和高考成績兩部分組成 。從11年級(即高二)開始,學生每次作業(yè)、測驗與考試的成績都計入平時成績,正式高考之前,還會參加一次全州統(tǒng)一預考(Trial exams)。預考成績和平時成績綜合后,占到大學錄取分數(shù)的50%,另外50%則是高考成績(具體百分比每個州存有差異,具體見下圖↓)。